• 包裝魔術師 ®,專注包裝信息整10年!

包裝魔術師CAD

秘籍總篇-原理與工作流程

在包裝設計過程中,第一次畫出結構圖后,進行或大或小的修改是難以避免的。但(在對其進行過3D折疊定義后)一旦結構改變,面的組成關系就變了,如果我們按下“一鍵3D定義”,面的信息是能被自動識別了,但是曾經定義過的3D折疊定義卻丟失了。

怎樣避免問題呢?本文內容將為您揭曉主要答案,一些細節還請您閱讀本章的其它內容。

一、“一鍵3D定義”背后的真相

1.1 2D變3D的前提是要一套轉化規則

以計算機程序的角度,一堆線條要變成3D視圖,一定需要一套規則。在包裝魔術師,這套規則主要包括:

  • 誰是3D中的可見對象、變化對象,為此我們創造了“”和“輪廓區域”兩個概念,面是由線條組成的封閉區域,每一個獨立的視圖或運動對象都必須是獨立的面。

  • 那么面的折疊規則是什么呢,這主要包含了四個部分:

    • 一個面相對于哪個面運動?比如:如果我們的手掌不動,擺動小臂,手掌也會跟著小臂運動——如果它不動,小臂擺動時手掌還停留在原地,那我們就要掛了——這個道理很簡單,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,在計算里這個理所當然的規則需要人為確定。

    • 面以哪條線為軸心折疊?比如:前后擺動我們的頭,可以認為肩膀是頭擺動的軸心。

    • 在確定了軸心的情況下,如果給一個轉動的角度,需要明確它向哪個方向轉。比如:如果給我們的頭一個指令“以肩膀為軸心,擺動15度”,這個指令不告訴頭是往前還是往后,它會很迷茫哦。

    • 折疊角度:要沿軸心旋轉多少度?

    關于相對運動的參照對象,程序創造了“基準面”的概念;關于折疊軸心和折疊角度,程序創造了“折線”概念;關于折疊角度,程序創造了“折疊過程”的概念,它定義了一個面可以分多步折疊。

1.2 “一鍵3D定義”就是針對當前二維結構圖自動完成規則定義

在包裝魔術師的早期,畫出包裝盒的2D結構圖后,用戶需要從頭至尾的完成以上所有工作。現在這個工作都被“一鍵3D定義”給自動完成了。它把2D轉3D變得極為簡單了——用戶只需要干預折疊過程,其它的都可以依賴程序的智能判斷。

但因為智能識別是依靠程序對所有線條進行“掃描”,根據一定的計算機規則實現的,每執行一次,它就從零開始一次,所以會產生人為干預參與過的信息丟失的問題。

為此,我們建議諸位:回到起點,閱讀本章的內容,從而可以實現隨心所欲的設計微調。

二、如何適應規則,高效的創新設計包裝盒

小編自己以這套工作流程工作,自我感覺工作效率比較高,建議您這樣嘗試:

2.1 以成型符合預期的初版設計

我的意思是:①畫好粗線條的結構圖 -> ②點擊“一鍵3D定義” -> ③3D折疊定義 -> ④3D初次審視自己的設計

我所謂的“粗線條”指的是:考慮到結構需要多次修改才能定型,在開始時很多細節不必處理得那么仔細(比如先不倒圓角,折疊步驟不必太多,只要保證折疊的結果正確即可),這個步驟只是為了從宏觀上看自己的設計。

這一步設計得越細,修改的工作量也就越大——當然,如果您有把握一步完成目標另當別論。

2.2 以成型符合預期的結構修改

在這個步驟,依然是粗線條的結構設計,以成型符合預期為目的。結構修改完成后,在這一步要用到手工3D定義(相對于“一鍵3D定義”而言):

  • 第1步.打開面列表面板
    面列表面板
  • 第2步.新增面(如果有的話)
    面定義面板-包裝盒2D轉3D
    • 點擊“新建定義面”,彈出“盒型面定義”面板。
    • 面屬性:從“主面/副面/鏤空”選擇其一作為面屬性,雖然主面和幅面有所不同,但絕大多數情況下,可以不管它,只要注意鏤空即可。
    • 基準面:點擊“基準面”按鈕 -> (盒型面定義面板自動消失)切換到繪圖區域 -> 雙擊一個面的ID -> (自動切換回盒型面定義面板)可以看到基準面后面的文本框里多了一個面ID。
    • 輪廓區域:點擊“輪廓區域”按鈕 -> 切換到繪圖區域 -> 框選或點選若干線條(期間請靈活使用Z鍵框選放大區域和右鍵還原視圖大小的功能) -> 雙擊鼠標 -> 切換回面定義面板。
    • 折線:點擊“折線”按鈕 -> 切換到繪圖區域 -> 在某線條上點擊兩次(間距無所謂,重要的是鼠標點擊的先后順序,具體看折線幫助) -> 雙擊鼠標 -> 切換回面定義面板。
    • 折疊過程:建議您把折疊過程給空著,等把面給定義了后,進入“3D折疊定義”去定義,因為那里是所見即所得的。
    • 最后在“盒型面定義”面板點擊“確定”完成定義。
    您可能也注意到了,從繪畫畫面切換回面定義面板是雙擊鼠標,這點很重要。有時小編我在操作的時候會忘記自己在干嘛了,但畫面又是在面定義的狀態下,其他操作都不能進行,這時就蒙著頭先雙擊鼠標,切換回面定義面板再說。
  • 第3步.修改面定義

    雙擊面列表中的面ID,彈出面定義面板,其它的操作和第2步中的操作一樣。

    這里重點提醒什么情況需要修改面:

    • 組成面的線條被增加或減少必須修改面,如果只是對線條進行延長、縮短,則不需要修改定義,如下圖②所示,修改了組成面M0和S1的線條后,再檢查面,可以看到面的組成線條跟著變了。
    • 如果原折線被移動,一定要重新選擇折線。如下圖③所示,移動了面的折線后,折線還停留在原地。

      為什么會這樣呢?這是因為其實折線的定義是空間上的位置選擇,而不是選擇的一條線(我們在操作上和視覺上,會以為折線是依附在線條上,其實不是)。切記切記!!
    當結構變化時什么情況下需要修改面定義-包裝盒2D轉3D

2.3 設計定型后,精細化修改

在前兩個步驟忽略的兩個方面:①適應生產的設計,比如倒圓角、雙刀位等;②符合實際的折疊過程定義。

在這一步驟,完成①的修改后建議您重新執行“一鍵3D定義”,因為如果要手工對倒圓角、雙刀位等進行定義,這些細微地方一來關聯多個面,二來線條細小,面定義處理起來很麻煩,還是由程序自動處理省事。